日志详情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朱丽芬2022/12/8分类:教学设计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牟定县天台中心小学   朱丽芬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粘土,水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的混合物。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土壤的成分。

3、通过实验的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2、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基地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教学: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以明确观察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

(二)探究活动

1、活动一:观察土壤

1)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分组活动)

2)汇报交流探究情况:

a、小组 学生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评价并作补充。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有价值、特色)

b、教师引导小结:土壤是由好多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并且是有一定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2、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1)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

3)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a、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b、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4)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注意事项:

a、土块要轻放。

b、搅拌要彻底。

c、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d、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

(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教学思路:在科学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言语的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

6)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a、小组里的学生代表汇报。

b、其他学生对汇报的小组作评价和补充。

7)师引导学社小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粘土,水和腐殖。

(三)课后拓展指导

1、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1)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2)学生思考、回答。

3)师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4)学生思考、回答。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到不同的地方取一些土壤来进行研究、请教专家等。

五、练习测评

1、 土壤是由好多(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并且是有一定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粘土,(水)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