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燃烧和灭火
李珊珊2022/11/15分类: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
【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3、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学习重点】: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学习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燃烧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3.(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1.答案:可燃物 氧气 发光 发热 氧化
2.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答案:(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
(2)生产 运输 使用 贮存
二、预习展示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燃烧和灭火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目标一:燃烧的条件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 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目标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提问: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 |
灭火原理 |
适用范用 |
|
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 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 引起的失火 |
|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 有碳酸氢钠)来灭火 |
具有流动性、喷射率高、不腐 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 烧引起的失火 |
|
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 空气的作用 |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町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 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 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分钟时间,我们通过游戏来选出冠军得主。
[游戏]教师选出六名同学分别拿着不同类型的灭火器的道具,然后给他们列出几种物质燃烧,要求他们用适当的灭火器灭火,看最后谁的正确率高,谁得冠军。(形式不限)
5、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目标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教材P128实验做实验,用投影打出实验装置。
[投影]
[现象]发生了爆炸。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1、爆炸:
2、注意:
①、家用燃气一旦泄漏,千万不要开关电器开关,不要脱衣服,以免发生爆炸。
②、燃气、燃油中都加入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的作用:燃气等泄漏时起警示作用。
③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等要严禁烟火。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 (5)禁止烟火; (6)禁止带火种;
(7)禁止燃放鞭炮; (8)禁止吸烟。
[设问]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
四、达标检测
1.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2.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3.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上一篇: 金刚石,石墨,C60
下一篇: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