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黄钟林2021/8/31分类:学习心得

一、 学情分析
    本课是3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1课时,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 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并 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 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四、 教法和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 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 ,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 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五、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纸尺、塑料尺、一分钱硬币、小木棒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四根小木棒(1米 、20厘米 、1分米、7毫米),生活中常见的接近1毫米和1分米的物品。

上一篇: 信息技术应用与能力研修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