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含有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学生学起来很枯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1.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并体现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
由于数学是抽象的,需在大脑中进行理解,而孩子的思维形式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年龄越小就越要依靠直接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不能仿照成人教育进行纯知识灌输,必须寓教于乐,在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量、形知识,使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具有自由性、操作性,并产生快乐感和满足感。
如: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初步学习根据形状、颜色进行正确的配对与分类,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我以开饼干店的形式引出活动,以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以"分饼干"、"买饼干"、"送饼干"一系列游戏情节串连教学过程,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区别三种图形时,教师依照学生的思维特点,逐步引导同学们的思维向多维性发展。如在"送饼干"的活动中,在肯定学生按标记的形状或颜色匹配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小学生根据标记同时从颜色、形状两维角度去选择。此外,活动设计还要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练习要求,如《学习8的分解组成》实践活动中,以小猴摘桃的游戏形式,根据儿童发展水平,采用以下四种方式让学生进行个别练习,一是本身胸饰的数字与桃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8的;二是两只小猴的胸饰数字合起来是8的;三是三只小猴的胸饰数字合起来是8的;四是三只小猴的胸饰数字合起来是8的。不仅让同学们掌握8的两部分的分解组成,还启发诱导了8的两部分以上的分解组成。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每个同学分别按不同的要求参与活动,从而使每个小学生有所发展。
2.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将抽象的概念,以视觉形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既科学又直观,既生动又有吸引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小狗聪聪到商店里买东西,见柜台里放着许许多多的商品,有文具盒(五元)、闹钟(八元)、三角板(二元)、书包(二十七元)、钢笔(三元)等。售货员熊猫阿姨问:"聪聪,你想买什么?"这时,教师暂时锁定画面,利用常规教学手段,让学生说说假如他们是聪聪,他们会买什么,一共要多少钱?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接着转入画面,聪聪指着书包和文具盒,教师又锁定画面,问:"聪聪要付多少钱?你能帮熊猫阿姨算出来吗?"教师设置问题后组织学生同桌摆小棒,互相讨论,进行评议最后通过电脑验证学生的计算方法。这样借助CAI教学手段引入新课,过渡自然,形式新颖,内容有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

发表评论